第67章 由下岗想到的

揉揉有点发酸的脖子,拿起另一份文件,这是一份申请组建华夏天山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华港合资)的报告,成立的目的是为南沙和三亚两地的开发工程服务。禹天在组建方案旁边给出两点补充意见,一是要重视工程监理和验收部门的组建,建议从军队工程兵专业人员中吸收人才填充;二是建筑工人尽量在资源枯竭城市的下岗困难职工中招聘。

看到下岗职工几个字,禹天忍不住想起往事......

那是96还是97年?他去东北一个煤矿枯竭城市,参加大学同学的婚礼,那几天的所见所闻让他记了一辈子。

同学说,有一天半夜12点多,他和同事们从夜总会喝完酒出来,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坐在路边抽烟,一个刚才还作陪他们喝酒的女子从夜总会出来,上了男子的自行车慢慢融入到黑夜之中......那段时间社会治安很乱,发生了很多起晚上抢劫陪酒女的刑事案件,刚才那是下岗失业的丈夫担心妻子的安全......

同学还说,前一段时间街道上一家粮店晚上被盗了,丢了两袋面粉,按照留下的痕迹找到了临街的一户人家,进去一看,四口之家只有孩子在吃面条,大人们喝面菜汤,一问才知,家里断粮几天了,孩子昨天哭着说想吃面条......警察都落泪了,啥也没做、没说,留下身上的钱走了,可谁知,第二天,街坊发现,全家人在当晚吃了一顿带鱼籽的河豚,人都已经......

同学还说......

禹天和同学走在马路上,路边摆着许多售卖商品的小摊,购买者寥寥无几。禹天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蹲在路边抽着烟,脚下摆着一个瓷盆,里面有半盆‘蒜泥茄子’......

禹天问同学,他们为什么不去南方或者别的地方找找生计,同学说,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上有老、下有小的,或者,还有其他什么不得已吧......

东北三省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是华夏最早、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对国家建成工业化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90年代,资源渐渐枯竭了,设备、技术、甚至思想和观念都落伍、老化了,发展乏力而又积重难返,正是急需巨额资金投入、扶持产业转型的时候,可是这时期也是华夏最艰难的阶段,国家有心无力,虽然每年都给拨一部分款项救助,但杯水车薪,90年代东北下岗工人群体可说是最悲惨的群体。直到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国家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和技术扶持加大,情况才有所好转。

禹天当然不希望这一世仍然是这种状况,但他没有能力阻止和改变这种大势,他唯一想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尽量多安置那些无力自救、经济困难的下岗职工;

禹天未来事业发展的核心:半导体和计算机通信产业并不适合放在东北地区;这也是后世的产业布局证明了的。

以前YY过的在东北地区砸钱造汽车的心思,在惨淡的现实面前也成为了泡影;经过向专业人士请教和自己查证,禹天认识到了造车的艰难;

“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这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一句名言,确实精准概括出了汽车工业的本质:

一辆完整的成品汽车,包含超过5万个零部件;从材料力学到电子技术,每个部件都需要一整套供应链支持批量生产,所有供应链交织在一起,最终构成了一张复杂的生产体系网络;这张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对至少一门工业生产项目的考验,工业化整体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整张网络的可靠度,以及最终整车的素质——内燃机时代的汽车如此,新能源车时代的造车工业,更是如此。

现在,魔都合资的大众桑塔纳都要卖20万,这可是90年代的20万啊,为什么这么贵?重要零配件国内造不了,要靠进口,关税高只是一方面,国内能生产的零件成本也高,这才是关键;组装效率低;这就是基础工业水平落后的结果;华夏自主生产的农用小型手扶拖拉机,亚非拉这些穷国家都看不上眼,你就想一想吧。像别人重生小说里写的,从国外买条汽车生产线、造个后世的壳就能生产高端小汽车的事情纯属扯淡,一辆汽车几百道工序、5万个零部件,小的零件先不说,汽车发动机呢?变速箱呢?光这两样华夏到20年后还没完全搞定呢;还有啊,不是把所有的零部件和壳子给你,你就一定能够组成一辆能上路的汽车,差的远呢,工序设计、组装工艺等等这些都是一个车企积累几十年的财富,想学都没人教你,自己琢磨、总结的话那可是得需要时间了;真当后世华夏的几十万汽车从业人员都是抗日神剧里的小鬼子呐?

禹天暂时打消了造车的念头,计划过两年先组建了小而精的汽车研究团队,做好造车的前期准备工作,等到2000年收割了美帝互联网财富以后再说;现在手头上这点钱,都扔到造车上可能都见不到几朵水花。

能够容纳大量就业人口而又符合华夏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产业,也就那几样,他先选择了“衣、食、住、行”中的前两项;

“衣”产业包罗万象,他也不是什么都想做,那不现实,他准备主打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中小学生的校服系列(包括帆布运动鞋);此时,华夏中小学校还没有真正实行开校服制,他有自信在这一块全新的市场上立足脚跟(信心来源后边再说);

第二个是运动服装系列,这时期国内还没有自己的运动服品牌,市场高端被“阿迪”和“耐克”占领,其余在他看来都是碌碌之辈,后世大名鼎鼎的“李宁”牌还没有成立,这一块的未来市场巨大,“自己给自己一袋盐”,禹天很有信心;

第三个是休闲服装系列(包括帆布休闲鞋等);前两个系列好理解,款式简单,有着后世生活经验的他最先想到这两种;第三个系列他原本想弄一些文化衫、T恤衫、大短裤之类的凑数的,后来知道肖琳做过车衣厂女工、美特斯邦威专卖店销售员,后来还自学过服装设计、www.youxs.org:总算是有人把这一块接过去了!

话说肖琳在后世的生活经历跟禹天有点相反,他是原本一手好牌被自己打得稀烂,最后抑郁而终;肖琳跟禹天比那就是励志的典范,16岁初中毕业进入社会谋生,做过车衣厂、鞋厂女工,当过服装店售货员,其间自学了高中课程,考取了中专文凭;后来又自学服装设计,开过网店,售卖自己设计的服装产品,做得成不成功先不说,就这努力向上的精神就够甩禹天几条街的了。

收回话题,自打有了肖琳的意外加入,禹天那更是“军心大定”,最麻烦的服装款式、设计这一块是没问题了。下一步就是生产和销售了,生产自然是质量为先,产品的市场定位首先瞄准中端市场,打开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再往上攀岩;要想坐稳中端市场,仅仅保证服装的款式和质量还远远不行,他的目光看向服装生产的整个产业链条......

禹天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说的是越南、孟加拉国承接了很多从华夏转移出来的服装产业,有人忧心整个产业外流,有业内人士指出,华夏已经控制了服装产业链中的印染和拉链两个技术和利润最高的环节,东南亚地区最多成为新的廉价组装工厂。

这事他记得比较清楚。而且在他看来,这两个环节的质量和成本也决定了整个商品的质量和档次,他可从来没想过生产廉价服装。

“后人栽树,禹天乘凉”,还有什么好说的,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组建一家具有技术和产能优势的印染厂和拉链厂势在必行;嗯,记下来,回头和罗威国和秦海南商量一下,之前有计划要在WHHY区筹建华夏利华产业基地(华中)和罗氏工业园区(华中),现在再加一个印染厂和拉链厂,反正罗氏生产箱包、未来的苎麻产业也都用得上,对了,再加上一个帆布研究和加工厂。

服装加工向来是华夏出口的优势项目,禹天有信心在国外、国内打下一块大大的市场,创造充足的就业岗位,不过现在想还有点早,先略过......

说完了“衣”,下一项是“食”,这一块包含的品类和涉及的面比服饰领域可复杂得多了,他准备以控股或者投资的模式推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先定了个重点发展范围,方便食品、饮料、豆制品等几个大项,除了豆制品以外,其他的两项看着很眼熟吧,呵呵,没错,他就是针对日资的“统一”和湾资的“康师傅”这两家来的,原因自不用说;豆制品是针对东北这个优质大豆产地来的,榨油厂、饲料厂、豆类食品,后世这一方面是很大的一块产业,都不用搞什么出口,国内自己都消化了。

小说是传统的都市重生爽文,并不是多穿类型,更不是修仙、玄幻、系统流这些,小说的情节设定、思维逻辑尽量贴近、符合自然世界;

至于为什么要增加肖琳这个人物,3朵原本想在以后的情节里一点一点铺垫,让大家自己发现肖琳的异常;但是,现在就有书友发出质疑,3朵想了想,还是现在说点什么吧;

肖琳的情况与禹天不一样,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生者......

重生小说有一些硬伤,譬如:都是因为未知原因,莫名其妙地就重生了;

3朵有点强迫症,完美主义者,尝试着给猪脚重生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让故事的逻辑性更完整;

肖琳在小说情节中占的比重不大,不喜欢的书友很容易略过去;

喜欢重生八四之我要活的精彩请大家收藏:(.sodu777.)重生八四之我要活的精彩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推荐阅读:

快穿之宿主又在拆别人CP了! 风太大,我听不清! 快穿:主神花样撩夫 反派系统的我,怎么成正道领袖了 归处有青山 综武:少年游侠相夷太剑 全民领主,没有外挂的我只好无敌 极道鬼魔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一世王者 甜爽快穿!宿主每个世界多崽多夫 我来索命 网王——七月 破茧非雀 武侠之至尊无敌 被五个总裁轮流补习的日子 特工皇妃:皇上我要废了你 穿书:炮灰奶团子逆袭记 校花别追了高冷女同桌才是我的白月光林舟许念初 双喜盈门 国公府的小媳妇 斗罗之圣灵系王者 驸马的自我修养 原神:我把蘑菇屋搬到了提瓦特! 让你介绍工作,你介绍斐济杯设计 重生之都市狂尊 重返初三 农女医妃是大佬 星恋:睛周恋 抗战:打个平安县,你用量子炮? 教书,我是认真的 此刻,我为地狱之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